新手文献阅读入门读不懂文献真的是英文不好吗?
相信大家刚开始进入科研界,都会有一样的挣扎,突然开始需要大量查阅英文文献资料,感觉无从下手,面对一堆英文没有头绪。
其实99%的新手主要碰上的就是这3个问题:
1、 实验经验不足。文献一开始看不明白其实一般不是英语不好,而是科研能力不够,实验做得不够多,看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会展示这样的结果。
2、 文献写作套路不熟悉。不清楚自己需要的信息应该在哪里获取。
3、 科研经验不足,知识储备不够,对文献的描述不熟悉。
那我们一开始又应该怎么看文献呢!新手来说还是比较推荐一开始要精读几篇文章!
1、 熟悉背景知识:不要一开始什么都不懂就去看英文文献,会让一切变得更加难懂。因为成熟期刊的research并不会深入浅出地介绍研究背景,很多时候是一笔带过。英文水平比较好,习惯看英文的话可以从英文的review开始看。但是对大部分新手来说,先从中文开始了解背景更好。
先看一下标题、摘要、introduction看是什么主题。如果发现云里雾里也不要紧,用笔画一下不懂地方。然后先在中文网站查询相关概念,先用熟悉的语言了解基础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这里强烈推荐大家使用必应(bing)进行搜索,展示出来会比较少广告。看一下其他人写的笔记和示意图会更好理解。加上现在AI已经非常发达,也可以在AI这里进行搜索,但是因为AI对于比较深奥的科研领域经常会不懂装懂,而且AI通常只有文字输出,不够直观,建议不要只看AI,一定要多方结合进行学习。看文献的时候一定要多查多看其他资料,确保背景知识都了解了。
2、 多多查询实验原理和目的。
结果阅读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不懂结果图,因为没有做过这个实验,不知道测了什么,有什么作用,所以我们遇到看不懂的结果图要先去查这个实验是做什么的,有什么用。
比如下面这个结果D、E图,新手一眼不知道是什么意思,可以先读一下图注。
结合正文和图注,首先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流式的实验。这时候不用死脑筋想这些图怎么看,做这个实验什么意思,可以先去搜索一下中文资料。
先学习这些资料,再回到文章进行对应的分析。
3、还有一个技巧!先看中国人写的英文文章!不得不说我们跟native speaker还是有一定的差距,美国人跟英国人写文章总会有一些很难理解的长句,但是中国人写的文章一般情况下语法结构、用词会更加容易看懂。毕竟是同一个义务教育体系出来的,写出来的英文文章也会更接近我们的背景,读起来会更舒服!
等到积累的量上来了,你就会发现可以单看结果图就知道做了什么实验和研究!当然,这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,不要觉得一开始看一篇文献就需要一个星期这么久,吓坏了,这都是正常的!慢慢的实验经验丰富了,自然就会提高效率啦!